2024年12月20日,,由中國李大釗研究會,、北京大學、河北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李大釗對中國式現(xiàn)代化道路的理論探索——紀念李大釗同志誕辰135周年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李大釗研究會第二屆學術年會”在北京大學舉行,,我校作為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教研基地代表,,受邀與來自全國高校,、科研機構(gòu)及相關單位的130余名學者和嘉賓參加本次學術會議,我校張柱華教授作交流發(fā)言。
本屆學術年會分為開幕式,、大會主旨報告,、學術發(fā)言與研討三個階段。
開幕式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仰海峰主持,,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會長朱善璐,,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任羽中,,河北社會院副院長孟慶凱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李大釗研究會特邀副會長、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任惠林宣讀中國李大釗研究會2024年度研究項目立項名單,。
大會主旨報階段告由中國李大釗研究會秘書長,、北京大學李大釗研究中心主任胡俊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研究員左玉河做了題為“李大釗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學術報告,,杭州師范大學吳漢全教授做了題為“李大釗對中國式現(xiàn)代化道路的理論探索”的學術報告,,北京師范大學“雙一流”特聘教授侯且岸做了題為“李大釗‘新中華民族主義’理論的形成與拓展——李大釗早期思想研究的新視角”的學術報告。
學術發(fā)言與研討階段,,來自全國各地的李大釗研究學者和論文作者代表進行了深入交流和充分討論,,我校張柱華教授以“李大釗與西北革命策源地的形成與發(fā)展”為題進行了交流發(fā)言。
李大釗同志是中國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先驅(qū),、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是史學工作者和理論工作者研究李大釗的機構(gòu)和學習宣傳李大釗等先驅(qū)人物的重要平臺,。北京大學與榆林學院歷史淵源深厚,上個世紀20年代,,中共早期黨員,、綏德師范校長李子洲在北京大學學習期間追隨李大釗,并受委派回到綏德師范學校(原陜西省立第四師范學校)創(chuàng)建了陜北最早的中共黨團組織,,點燃了西北革命的星星之火,,成為西北革命的策源地,為陜北革命根據(jù)地和陜甘革命根據(jù)地的建立做出重要貢獻,,為黨中央和紅軍長征勝利提供了落腳點,。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會長朱善璐曾于2021年4月來我校考察調(diào)研,,并與我校建立戰(zhàn)略合作,,設立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教研基地和北京大學思想政治實踐教育基地。通過不斷深化校會合作,、校校合作,,實現(xiàn)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持續(xù)講好綏德師范紅色故事,,開展“西北革命策源地”研究,為我校追趕超越,、爭先進位,,建設特色鮮明的一流應用型大學貢獻力量。
上一條:我校榮獲2024年陜西省教科文衛(wèi)體系統(tǒng)五一巾幗標兵和標兵崗多項榮譽
下一條:我校兩個工作室入選2024年陜西省教科文衛(wèi)體系統(tǒng)“職工(勞模,、工匠人才)創(chuàng)新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