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宣傳部,、省委文明辦、省委教育工委,、團省委,、省學聯聯合印發(fā)《關于2024年陜西省大學生暑期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結果的通報》。榆林學院榮獲“省級優(yōu)秀組織單位”榮譽稱號,,榆林學院“重走轉戰(zhàn)陜北路 講好榆林紅色故事”,、榆林學院“花夢藝行科普先鋒”暑期社會實踐隊榮獲“省級優(yōu)秀團隊”榮譽稱號,校團委劉媛媛,、生命科學學院張靜2位教師榮獲“省級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24年暑期,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24年五四青年節(jié)寄語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共青團中央,、教育部關于實踐育人的工作要求,全力助推我?!拔鍢酚恕惫こ虒嵤?,學校開展以“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聚焦傳承紅色基因,、科技創(chuàng)新,、鄉(xiāng)村振興、綠色發(fā)展,、社會服務,、民族團結、衛(wèi)國戍邊等領域,,積極組建社會實踐隊伍,,創(chuàng)新實踐育人模式,將社會實踐活動與黨史學習教育、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科技創(chuàng)新實踐,、青春筑夢西部等有效結合,按照“目標精準化,、工作系統(tǒng)化,、實施項目化、傳播立體化”和“按需設項,、據項組團,、雙向受益”的工作原則,積極探索符合新時代高校思政育人理念,、實踐育人實際和地方發(fā)展需求的新型社會實踐模式,,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
今年,學校共組建了372支實踐隊伍,,3666人次奔赴革命舊址,、展館、工業(yè)園區(qū),、企業(yè),、鄉(xiāng)鎮(zhèn)農村、社區(qū)等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足跡遍布9個?。ǖ貐^(qū)),18個市地縣,,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139名同學參加“返家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進入省市縣政府部門實習見習,,建立了40余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大學生志愿服務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形成了270.4萬字調研報告90冊,,錄制了112個影像資料,記錄了2.2萬篇日志,,拍攝了20077張照片,,先后被中華網、人民日報,、華商報,、陽光網,、三秦學子陜西學聯等近80余家媒體報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和育人效果,。其中,,榆林學院“重走轉戰(zhàn)陜北路 講好榆林紅色故事”實踐隊伍在“志愿新時代 共筑幸福城”2024年度榆林市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中榮獲銀獎,獲得項目孵化基金兩萬元,;在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委關于對“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高校師生主題社會實踐項目中獲得優(yōu)秀典型案例。
長期以來,,學校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調動各方資源力量,不斷強化價值引領,,校企合作,、隊伍建設、管理服務,,著力構建實踐育人長效機制,,提升實踐育人質量,引導廣大學生走近社會,、躬身實踐,;深入田間地頭,踐行實干擔當,;穿梭基層街道,,綻放青春風采;服務中小學校,,傳遞愛心力量,;投身西部邊疆,唱響嘹亮贊歌,。2024年,,我校40名優(yōu)秀畢業(yè)生成功入選"西部計劃",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奉獻青春力量,,為西部地區(qū)注入“源頭活水”,。下一步,學校將繼續(xù)教育引導廣大團員和青年懷抱夢想,、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到基層的廣闊天地中施展才干,、建功立業(yè),用好“三下鄉(xiāng)”“返家鄉(xiāng)”“西部計劃”“大學生社區(qū)實踐計劃”等社會實踐平臺,,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與內容,,探索建立“實踐+服務”“實踐+競賽”“實踐+科研”的模式,,著力打造項目化、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的實踐隊伍,,引導學生把實踐中的所學、所思,、所悟,,轉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實際行動,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上一條:我校成功舉辦榆林市翻譯協會換屆大會暨2024年年會
下一條:喜訊 | 我校李強教授團隊成功承接榆林市科技局2024年“揭榜掛帥”項目